小泉记

初一作文 作者:回首望前满恨伤

嘉靖二十三年腊月廿三,冥府第一层“幽冥关”飘起细碎的雪影——那是阳间人间的雪气映进冥府,落在青黑玄石上,转瞬便化作一缕寒气。柳生正整理桃木登记簿,忽闻廊道尽头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,抬眼望去,见一道瘦小的魂灵正贴着墙根挪来,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破布衫,手里攥着半块发霉的麦饼虚影,约莫十三四岁的模样 。

“阳间姓名、生辰、卒因,莫怕,据实说来便好。”柳生放缓语气,见那魂灵身子发颤,便从案上取了盏幽火灯,往前递了递——灯盏的暖光映在魂灵脸上,能看清他眉眼间的怯懦,还有手上因常年捡垃圾磨出的虚浮老茧 。

“我……我叫小泉,没有姓。”魂灵的声音细若蚊蚋,攥着麦饼的手又紧了紧,“不知道生辰,去年冬天在破庙里,听讨饭的爷爷说,我大概十三了 。三天前的早上,我在镇东头的垃圾堆里捡了个烂红薯,刚啃了两口,就觉得浑身发冷,缩在草堆里睡着了,再醒就到这儿了 。”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破布衫,又摸了摸怀里,掏出一个用麻绳系着的小布包,里面是几块磨光的小石子,“这是我捡的‘宝贝’,好看,就一直带着 。”

柳生翻开桃木登记簿,指尖触到“小泉”二字时,簿页既未泛善魂的暖光,也未显恶魂的黑芒,只维持着原木的淡色——冥府簿册对“无善无恶”的魂灵,向来是这般记载,他们生前未行恶事,却也因生存所迫,难有积善之举 。他抬眼看向小泉,轻声问:“说说你生前的日子,都做些什么 ?”

“就……捡东西过日子 。”小泉的声音渐渐稳了些,暖光让他少了几分恐惧,“我记事起就在街上晃,没见过爹娘,住过破庙、柴房,冬天冷了就缩在酒楼的灶台边取暖 。每天天不亮就去垃圾堆里捡东西,能卖钱的瓶子、纸壳,就卖给收废品的张爷爷,换两个铜板,买个麦饼或者烂红薯 。要是捡不到值钱的,就跟讨饭的爷爷分半个冷馒头 。”

他说起捡垃圾的日子,没有抱怨,只有对生存的本能描述:“张爷爷人好,有时候我捡的东西少,他也多给我一个铜板;酒楼的王师傅,偶尔会把客人剩下的饭菜打包给我,还跟我说‘别捡地上的脏东西吃’ 。有次我在河边捡瓶子,看见一个小娃娃掉水里了,我想拉他,可我怕水,就喊了人,后来娃娃被路过的船夫救上来了 。”小泉说着,眼里亮了亮,像是想起了值得骄傲的事,“还有一次,我捡到一个布包,里面有银子,我在原地等了半天,没人来,就交给了巡街的差役,差役还夸我‘老实’ 。”

柳生翻到登记簿的附页,冥府差役的记录与小泉的话分毫不差:小泉自记事起便以流浪为生,靠捡拾废品、接受他人施舍度日,从未偷过、抢过,捡到财物皆设法归还;曾三次在危急时刻呼救,救下落水孩童、被车辙困住的老人;冬日里捡到干净的旧棉衣,会分给比他还小的流浪儿 。他从未主动行恶,却也因自身难保,无法做出大规模的善举,是冥府判定的“中性魂灵” 。

“我没做过坏事,真的 。”小泉像是怕柳生误会,急忙补充,“我捡东西都是捡别人扔的,别人给我的吃的,我才敢要,没抢过小朋友的糖,也没偷过铺子的东西 。”他攥着小石子的手松了松,眼神里满是恳切 。

柳生将灯盏往他面前又递了递,语气温和:“冥府都记着呢,你没做过坏事,也帮过别人 。按冥府律例,像你这样无善无恶、心性纯良的魂灵,不用入地狱受苦,也能入轮回道,来世投个安稳人家 。”他取过案上一张半透明的“中性魂符”,符纸没有金光,却透着柔和的光晕,“持这张符,能去‘安魂驿’先住几日,驿里有热粥、暖衣,等凑齐同批轮回的魂灵,便送你去投个好人家,有爹娘疼,能读书,不用再捡垃圾 。”

小泉接过符纸,指尖触到符纸的暖意,眼圈忽然红了。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麦饼,又看了看布包里的小石子,轻声问:“张爷爷、王师傅,还有讨饭的爷爷,他们以后会来这儿吗 ?我想谢谢他们 。”

“张爷爷去年秋天走了,因生前收废品时常帮流浪儿,已入了安稳轮回道;王师傅还在阳间,会平安长寿;讨饭的爷爷三个月前也来了冥府,跟你一样是中性魂灵,现在就在安魂驿里,你去了就能见到 。”柳生如实答道 。

小泉闻言,露出了在冥府的第一个笑容,虽带着怯懦,却格外干净 。他小心翼翼地把符纸、麦饼和小石子都揣进怀里,对着柳生深深鞠了一躬:“谢谢小吏哥哥 。”说罢,他握着灯盏,一步三回头地往安魂驿的方向走,瘦小的身影在暖光的映照下,渐渐融入廊道深处,破布衫的衣角扫过玄石地面,没留下痕迹,却带着一股少年人对新生的期许 。

柳生提笔在桃木登记簿上写下:“魂灵小泉,无姓,年十三,流浪为生,无善无恶,心性纯良,引至安魂驿,后入安稳轮回道,来世投平民之家,得父母疼爱 。”幽火跳动,簿页上的字迹温和,与小泉干净的笑容一般,在冥府的冷寂中,漾开了一抹属于平凡生命的暖意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