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乡

高三作文 作者:凌菱陵

家乡,是一个被岁月雕琢得深沉而又温馨的词汇。它既是一幅画,也是一首诗,更是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。在每个人的心中,都有那么一个地方,无论走得多远,都渴望着能够归去。我的家乡,便是这样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。它没有都市的喧嚣,却有着乡村独有的宁静与和谐。每当夜深人静之时,那些关于家乡的记忆便如同潮水一般涌上心头,让我不禁想要用文字记录下这份难以割舍的情感。

家乡,也是心底一抹化不开的情愫,似雾霭般在灵魂深处缭绕。那是故乡老屋里袅袅升起的炊烟,细长的烟柱缓缓腾起,带着柴火的香气。夕阳下,将整个村庄都笼罩在一片温暖而朦胧的色调里。故乡的小路,像蜿蜒的丝带,一头系着家,一头通向远方。那路上有我童年时的脚印,有我奔跑追逐的欢笑。

晨雾轻抚着青石板,老井边的青苔上挂着晶莹的露珠。隔壁阿婆手持扫帚,扫过那长着稀疏青苔的石阶,沙沙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,也唤醒了沉睡中的我。微凉的风带着厨房里忙碌的母亲炒菜的香气飘来。我被这香味吸引,翻身起床奔向那充满诱惑的厨房。用过午餐后便去劳作了。

盛夏午后,蝉鸣震天,本就慵懒的我们更添几分倦意。我们光着脚踩在滚烫的石板上,跳进水田间开始今天的劳作——插秧苗。指甲缝嵌着黄泥,裤腿沾满浮萍。忙碌一天后,大家腰酸背痛,但看到水田间那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的绿意,心中满是欣慰。劳作回家时,天空已蒙上黑纱,月亮初升,水田里的月亮倒影与我们相伴,蛙声阵阵相随。

不久,水稻渐长,满眼绿油油一片,稻穗竞相绽放,生怕无人知晓谁的稻穗最长。田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,田埂间的稻穗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金浪翻滚。曾经与伙伴们在其间嬉戏,累了便躺在田边,听着虫鸣蛙叫,望蓝的天空,云朵像棉花糖般飘浮。 还有那村口的老槐树,它像一位沉默的老者,见证着故乡的变迁与岁月的流转。夏日里,人们在树下乘凉,讲述着古老的故事。

“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”秋分过后,晒谷场上铺满金黄,邻家阿伯用木耙翻晒稻谷,划出细碎的金浪。母亲晾在竹竿上的蓝布衫随风飘动,洗衣的香气与稻谷的香味交织在一起,使人心情愉悦。

冬夜,霜花爬满窗棂,火坑里的木炭噼啪作响。爷爷往茶壶里添新茶,热气在镜片上蒙起白雾。我们围坐听他讲儿时故事,窗外雪花悄悄覆盖瓦当兽纹,傍晚时分白雪已覆满屋檐。有时雪太厚会掉落地上,我们这些视雪如宝的孩子便争抢着想要哪堆雪来堆雪人。

后来,我走过许多地方,却再难寻到那充满稻香和新鲜泥土味的角落。原来家乡不是地图上的坐标,而是老井边青苔的纹路,是水田间凝固的童年,是无论走多远都能循着记忆里的人间烟火气,也是找到归途的方向。

如今,在远方的城市漂泊,我常将家乡比作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,它常在梦中缓缓展开。乡愁,是对那片土地无尽的思念与眷恋,永远在心中深深扎根。

小时候,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;长大后,它是游子寻找归途的指引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