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墟上的蒲公英

六年级作文 作者:云兮y

那个黄昏,我在老屋的废墟上遇见了它。

推土机的轰鸣声刚刚远去,空气中还弥漫着尘土与回忆交织的味道。我踩着断壁残垣,试图在碎砖烂瓦间寻找童年的痕迹——那扇贴着年画的木门,那块被磨得光滑的门槛,那面我用粉笔画过太阳的墙壁。可是什么都没有了,只有一堆等待被清运的破碎。

就在我转身准备离开时,一抹鹅黄撞入了眼帘。

在那道裂开的墙缝里,一株蒲公英正开着花。它的根紧紧抓着几乎没有任何土壤的缝隙,叶子瘦小却倔强地舒展着,那朵小黄花在夕阳下闪着金子般的光。我蹲下身,轻轻触摸它毛茸茸的花瓣,忽然想起外婆说过的话:“蒲公英啊,给它一寸土就能活。”

记忆如潮水般涌来。就在这个地方,外婆曾教我认各种野花野草。“你看,蒲公英最了不起,”她指着院子里那丛金黄说,“风把它吹到哪里,它就在哪里安家。”那时的我总喜欢鼓起腮帮子,把成熟的蒲公英吹得四处飞舞,看那些小伞兵在空中旋转、飘远。外婆看着天空,幽幽地说:“人这一生啊,也像蒲公英,总要离开熟悉的地方,去新的土地扎根。”

如今,老屋真的成了蒲公英飘散的故乡。推土机可以推倒墙壁,却推不倒记忆;城市化可以改变地貌,却改变不了生命的韧性。这株废墟上的蒲公英,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?它从远方飘来,在这片即将彻底消失的土地上,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。

我小心地挖起这株蒲公英,连带着一小撮故乡的泥土。明天,我要把它种到新家的阳台上。当它的种子成熟时,我会像童年时那样轻轻一吹,看它们乘着风飞向远方。

每一朵飘向远方的蒲公英,都带着故乡的印记。而故乡,从来不是一个地理坐标,它是我们无论飘到哪里,都能在废墟上开出花来的勇气与力量。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馒头

下一篇:怀念老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