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旗飘扬时
一、晨曦中的升旗仪式
凌晨四点半,爷爷已经在厨房叮叮当当做早饭。我揉着眼睛推开窗,看见楼下的老槐树挂着红灯笼,像结满了发光的果实。"快点吃,去晚了占不到前排。"爷爷把煮好的茶叶蛋塞进我兜里,军绿色的旧外套领口别着枚褪色的五角星徽章。
人民广场上早已排起长队。穿校服的学生举着小国旗,白发苍苍的老兵拄着拐杖,连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都给宝宝戴上了红色发箍。当国歌响起的刹那,我看见爷爷举起的右手在微微颤抖,他袖口露出的旧伤疤在朝阳下格外清晰——那是1953年抢修铁路时被钢轨烫伤的。
二、博物馆里的时光碎片
下午去历史博物馆,讲解员阿姨指着泛黄的电报底稿说:"这是1949年10月1日发出的第一封国庆贺电。"玻璃展柜里,锈迹斑斑的冲锋号旁摆着支钢笔,标签上写着:"某位烈士留给女儿的遗物,笔帽刻着'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'"。
互动区的电子屏前挤满了孩子。我试着输入爷爷的出生年份,屏幕上立刻跳出当年的老照片:穿粗布军装的士兵在抢修桥梁,戴蓝布头巾的妇女在田间插秧,而百货公司的橱窗里,"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"的标语已经有些褪色。
三、老街坊的国庆家宴
傍晚去爷爷老战友张爷爷家吃饭。八仙桌上摆满了菜:红烧肉颤巍巍地晃着油光,清蒸鱼的眼睛亮晶晶的,最中间的拼盘摆成了五角星形状。张爷爷喝了口酒,指着墙上的黑白照片说:"这是1965年的国庆节,我们连在边境线上啃冻土豆,照样唱国歌。"
电视里正在直播天安门广场的夜景。当无人机组成的和平鸽掠过夜空时,小表妹突然站起来敬礼,她的红领巾歪歪扭扭地系在脖子上。"在幼儿园老师教的!"她骄傲地挺起小胸脯,胸前的小红花徽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。
四、星空下的传承
回家的路上,国庆晚会的烟花正在绽放。我牵着爷爷的手走过老巷,墙根下的蟋蟀不知疲倦地唱着,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"你们这代人真幸福啊。"爷爷突然说,他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,就像小时候无数次那样。
经过社区公告栏时,我看见最新贴出的征兵启事。月光下,"保家卫国"四个红漆大字格外醒目。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递给我——是枚磨得发亮的五角星徽章,背面刻着1949。"等你长大了..."他没说完的话被烟花声淹没,但我知道他想说什么。
躺在床上,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。我翻开历史课本,在"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"那页夹进了爷爷的徽章。手机里弹出同学发来的消息:"明天去敬老院给老兵爷爷表演节目吧?”我笑着回复:“好呀”!顺手把聊天背景换成了今天在广场拍的万人国旗合影。
床头柜上,表妹 送的小红花徽章 在月光下泛着微光。 我想起历史老师说过的话:“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长征路”。明天我要把 爷爷的故事讲给敬老院的老兵爷爷听,就像当年他们把红旗插在山顶那样,把这份红色记忆,永远传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