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一片六年的光阴

初一作文 作者:医生维拉593

岁月如刀,将光阴雕琢成记忆的碎片。我弯腰拾起一片,指间摩挲的,是六年的斑驳与丰盈。小学的门扉在身后轻阖,初中的长风迎面而来,而这场告别,恰似蝉蜕——疼痛中裂开旧壳,才有羽翼振翅的奔赴。

教室的窗棂外,那株老槐树始终静默。记得一年级时,我踮脚才能触到它的第一道年轮;如今离校前,树影已能覆满我的整个肩膀。六年里,它的落叶载着拼音本上的橡皮屑,载着运动会时的呐喊,最终化作我行囊里一片金色的书签。班主任曾说:“树的长高是看不见的,正如人的成长。”当时懵懂,此刻方知:告别不是消失,而是将年轮刻进骨血,让旧时光成为支撑未来的脊椎。

毕业典礼那日,夕阳将走廊染成琥珀色。我抚过墙上褪色的涂鸦——那道用尺子划出的“身高线”,记录着从1.2米到1.5米的跨越;黑板角落未擦净的数学公式,还残留着粉笔灰的苦涩。最锋利的一笔,是小雨转学前塞给我的纸条:“我们像乘法里的括号,分开是为了让各自的值更大。”原来古人谓“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”,而学校何尝不是?我们终究要做李太白笔下“挥手自兹去”的游子,唯有将笑泪酿成酒,浇灌下一程的星斗。

收拾课桌时,从夹层掉出一张泛黄的作文纸。那是四年级写的《我的理想》,稚嫩的笔迹写着“要当科学家”。如今再看,竟觉羞愧与庆幸交织——羞愧于当年只敢描摹标准答案式的梦想,庆幸于时光已教会我:理想不是标本,而是活物,需用坎坷喂养,用告别修剪。母亲替我收好这张纸,轻声道:“所有离开都是给未来腾地方。”她眼角的细纹里,藏着比教科书更深的哲学。

站在中学的台阶上回望,小学的轮廓已成剪影。忽然懂得《小王子》里那句“仪式感就是使某一日不同于其他日子”——毕业礼的鞠躬、最后一次关窗的轻响、甚至校服上洗不掉的墨水渍,都是时光盖下的邮戳。而我的行囊里,装着老槐树的落叶、小雨的纸条、母亲的叮咛,它们将在初中三年的淬炼中,化作铠甲或罗盘。

拾起的光阴终要撒向远方。告别不是终点,而是将六年凝成一颗种子,埋进更辽阔的土壤——那里会有新的风雨,也必有更壮丽的破土。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壮丽的黄鹤楼

下一篇:廖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