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三作文 作者:摆烂小雨

雨是天空写就的诗,落在屋檐是短章,漫过原野是长卷,总以最温柔的姿态,藏着时光里最细腻的故事。

幼时记忆里的雨,总裹着槐花香。老宅的青瓦坡顶是天然的琴键,雨丝斜斜落下来,“叮叮咚咚”敲出细碎的调子。我总爱搬张小板凳,坐在廊下看雨。奶奶坐在藤椅上择菜,竹篮里的青菜沾着水珠,和她银白的发丝一起发亮。偶尔有雨滴顺着瓦当串成珠帘,我伸手去接,冰凉的水珠落在掌心,惊得我咯咯笑。那时的雨不恼人,反而像裹了层糖,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湿意。放学路上若遇着雨,小伙伴们会举着荷叶当伞,踩着水洼往家跑,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裤脚,却没人在意——雨声里混着我们的喧闹,比任何游戏都有趣。

后来在城里读书,雨成了书桌前的伴。晚自习时,窗外的雨常来得突然。起初是几滴试探的叩击,接着便连成线,织成网,将教学楼笼在一片朦胧里。教室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,和窗外的雨声叠在一起,格外安静。我总在这时抬头望雨,看雨水顺着玻璃蜿蜒而下,像谁在上面画了凌乱的线条。有时雨下得急,风裹着雨丝扑在窗上,留下一道道水痕,又被新的雨珠覆盖。这样的雨夜里,连难题都变得温柔,仿佛再复杂的公式,都能被雨声慢慢熨平。课后走在校园里,香樟树的叶子被洗得发亮,雨滴从叶尖坠落,砸在石板路上,晕开小小的水圈,像给夜添了几分灵动。

如今再看雨,多了几分沉静的滋味。周末清晨若遇雨,便懒得起身,裹着被子听雨打窗棂。楼下的月季被雨压弯了枝,却更显娇艳,粉的、红的花瓣沾着水珠,像噙着泪的笑。有时会泡一壶茶,看水汽与窗外的雨雾交融,茶香混着潮湿的空气,漫进鼻腔。这时才发现,雨是最好的时光过滤器——它让匆忙的脚步慢下来,让浮躁的心静下来,也让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变得清晰:墙角的青苔又绿了几分,阳台上的吊兰抽出了新叶,甚至邻居家孩子的笑声,都因雨声的衬托而格外清脆。

雨从不是单一的模样。它可以是春日里的“沾衣欲湿杏花雨”,温柔得能润开花苞;也可以是夏日里的“白雨跳珠乱入船”,热烈得能掀动荷盖;可以是秋日里的“梧桐更兼细雨”,缠绵得惹人心绪;也可以是冬日里的“雨疏风骤”,清冷得让人格外清醒。但无论何种姿态,雨总在默默滋养着万物——它落在田埂上,唤醒沉睡的种子;落在街道上,洗去积久的尘埃;落在人心里,抚平藏着的褶皱。

雨停时,天空常会挂起彩虹,像给这场雨画了个温柔的句号。但我更爱雨落的时刻,爱它的声音,爱它的姿态,爱它藏在每一滴水珠里的、关于时光与生活的细碎美好。这雨,落了千年,也会一直落下去,落在每一代人的记忆里,写就一篇又一篇,关于温柔与成长的诗。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

下一篇:街角的星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