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密瓜

三年级作文 作者:薇曦曦

盛夏的燥热裹挟着蝉鸣扑面而来时,路边水果摊上悄然出现的蜜黄色身影总能瞬间抓住人们的视线。不同于西瓜的浓烈张扬,哈密瓜自有一番温润如玉的矜持——表皮布满细密网纹,像是被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出的天然蕾丝,浅黄与青绿交织的底色上晕染着几抹暖橘,恰似夕阳给大地披上的薄纱。

指尖触碰到瓜皮的刹那,微微粗糙的触感便传递出某种隐秘的信息。摊主操起长刀利落地一切两半,空气里顿时漾开清冽甘美的香气,那是阳光与沙土共同酝酿的独特芬芳。琥珀色的果肉裹着晶莹糖霜,蜿蜒曲折的脉络如同地图上标注的河流支流,汁水顺着纹路缓缓渗出,在木质砧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。切块后的断面像极了和田美玉,半透明的云絮状纤维若隐若现,恍若凝固在时光里的晨曦。

儿时的暑假总与外婆家的哈密瓜有关。老屋檐下悬着竹编的摇篮椅,旁边搁着盛满清水的大陶缸。午后暑气最盛时,外婆会从井里吊上来镇了整夜的哈密瓜。刀刃破开瓜皮的轻响惊醒了我的午睡,睁眼便看见她布满皱纹的手正将月牙般的瓜瓣码进白瓷盘。咬下的瞬间,冰凉甜蜜的冲击驱散了所有困意,绵软果肉在齿间化作蜜糖溪流,连吐出的瓜子都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。那时总觉得外婆种的哈密瓜格外香甜,许是因为她总要把最中心的那块留给我。

如今再尝这口滋味,才懂得其中深意。成熟的哈密瓜从不急于炫耀甜度,它的糖分沉淀得恰到好处,既有少女初绽般的羞涩清甜,又藏着岁月打磨后的醇厚回甘。果肉质地细嫩却不失筋骨,入口即化的同时又保留着些许咀嚼的乐趣。那些纵横交错的经络仿佛人生轨迹的隐喻,顺逆皆宜,甜苦自洽。

朋友聚会时端上一盘哈密瓜,常常引发有趣的讨论。有人偏爱靠近外皮的翠绿层,说那带着植物特有的清新;有人专挑中心部位的金黄芯,认为浓缩了整颗瓜的灵魂。其实无论选取哪个部位,最终都会在舌尖达成共识——这种诞生于干旱戈壁的水果,竟能孕育出如此丰盈多汁的内核,本身就是大自然最奇妙的馈赠。

暮色渐浓时分切开最后一块哈密瓜尤为动人。橙红色晚霞透过纱窗洒在果盘上,蜜色果汁与霞光融为一体。用银勺舀一勺凝着糖霜的果肉送入口中,白天积蓄的暑气随着呼吸缓缓消散。此刻忽然明白为何古人要将“瓜”字写入诗词歌赋,原来这浑圆饱满的形状里,盛放着整个夏天的温柔与浪漫。

当月光漫过窗棂,空荡荡的果盘边缘还沾着几滴未干的汁液。那些消失在指缝间的清甜余韵仍在提醒我们: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最朴素的日常里,就像一颗看似普通的哈密瓜,剥开粗糙外衣后露出的,永远是造物主精心准备的惊喜。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西瓜

下一篇:火龙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