菠萝蜜
故乡的庭院里总有一棵高大的菠萝蜜树,它像位慈祥的长者般守护着我们的童年。每当夏末秋初,硕大的果实便沉甸甸地垂满枝头,粗糙的外皮上布满凸起的瘤状物,仿佛穿着一件铠甲。阳光穿过叶隙斑驳地洒在果皮表面,晕染出深浅不一的金色光斑,空气里浮动着若有若无的甜香,勾得我们这些孩子总围着树干打转。
清晨露水未晞时,爷爷会搬来木梯采摘成熟的果实。他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托起菠萝蜜,刀锋划过表皮发出沙沙轻响,浑圆的果肉便显露出来。金黄色的瓤囊紧密排列如同蜂巢,每格都裹着半透明的黏液,撕开时拉出的细丝在阳光下闪着微光。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触碰它的惊艳——那是一种介于丝绸与凝脂之间的触感,带着热带水果特有的温热。
母亲擅长将这庞然大物变作佳肴。她把果肉切成菱形小块,与排骨同炖。砂锅里咕嘟作响时,浓郁的蜜香混着肉香漫溢整个厨房。掀开锅盖的刹那,蒸汽挟带着复合香气扑面而来,琥珀色的汤汁包裹着晶莹剔透的云絮般的果肉。夹一筷放入口中,先是清甜在舌尖绽开,而后丝丝缕缕的甘醇渗透进味蕾深处,连骨髓都似乎被这温暖浸润了。有时她也会做成凉拌沙拉,青柠汁淋在雪白的果肉上,酸爽与甜蜜达成奇妙平衡,恰似热带雨林里的清风拂过舌尖。
最难忘的是台风季过后的那个午后。狂风骤雨折断了几根主枝,却意外让更多阳光穿透层叠的叶片。我们在狼藉中惊喜地发现几个提前成熟的果实,表皮还沾着雨水和碎叶。父亲灵机一动,用砍刀劈开坚硬外壳,顿时馥郁芬芳如潮水般涌来。邻居们闻香而至,大人小孩围坐在榕树下分享这份天赐美味。婶婶把最饱满的心形果肉递给奶奶,小家伙们则争抢着靠近核处的软糯部分,欢声笑语惊飞了栖息在树冠上的麻雀。
离家求学后才知道,这种被称作“热带水果之王”的珍馐并非处处可得。北方超市货架上的进口品种虽然个头更大,却少了几分记忆中的温度。某次寒假归乡恰逢采收季,我执意要亲自爬上那棵老树。踩着咯吱作响的木梯向上攀爬时,儿时的胆怯早被成长的勇气取代。当我终于够到顶端那颗最大果实时,俯瞰下去,整个村庄都笼罩在淡金色的光晕里,炊烟袅袅升起,与远处山峦轮廓融为一体。
如今每次品尝菠萝蜜,都会想起故乡院落里斑驳的树影。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枝干依旧年复一年结出丰硕果实,如同祖辈们默默传承的生活智慧。刀锋剖开粗粝外皮的瞬间,恍若揭开时光封印,记忆里的甜蜜便汹涌而出。这来自南方土地的礼物,不仅滋养了我的脾胃,更丰盈了我的精神原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