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出去的子弹,何时才能变成代表和平的白鸽

初二作文 作者:梦珑雪糕

当硝烟遮蔽了天空,当炮火震碎了玻璃,当孩子们抱着布娃娃蜷缩在潮湿的防空洞里,我总会想起那个问题:飞出去的子弹,何时才能变成代表和平的白鸽?

在叙利亚的阿勒颇,七岁的萨玛尔每天清晨都要做一件特别的事——数子弹壳。那些黄铜色的弹壳像散落的枯叶,铺满了她家门前的小巷。去年冬天,一枚未爆的迫击炮弹在她家院子里炸开,炸飞了妹妹的红色皮鞋,也炸碎了全家对春天的期待。现在每当听到飞机轰鸣,她就会把耳朵贴在冰冷的墙壁上,数着心跳等待爆炸声过去。这个本该在操场上跳皮筋的女孩,却学会了通过炮弹的轨迹判断安全距离。

乌克兰东部的小镇上,十岁的安德烈有个特殊的"玩具箱"。里面装着防毒面具、急救绷带,还有半块没吃完的黑面包。去年生日时,他收到过最珍贵的礼物是一支蓝色水彩笔——那是撤离马里乌波尔时,邻居奶奶用最后半瓶水从士兵手里换来的。现在他每天都会在废墟的墙面上画画:衔着橄榄枝的白鸽掠过弹痕累累的钟楼,孩子们手拉手站在开满向日葵的田野上。当联合国工作人员问他画的是什么,他说:"是子弹飞累后休息的样子。"

这些画面让我想起柏林墙倒塌那年,东德小女孩克莉丝汀把攒了三年的糖果塞给西德男孩汉斯。两个孩子隔着铁丝网分享甜蜜的瞬间被摄影师定格,那张照片后来成为《时代周刊》年度封面。三十年后,克莉丝汀在回忆录里写道:"我们那代人用糖果融化铁幕,现在的孩子却要用泪水浇灌和平。"

但希望的火种从未熄灭。在南苏丹的难民营里,十二岁的阿米娜组织了"白鸽合唱团"。她们用废旧子弹壳制作风铃,在铁皮屋顶下练习《友谊地久天长》。当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直升机掠过营地上空时,孩子们会举起用作业本折成的纸飞机,那些写着"要糖果不要炮弹"的纸飞机,在热浪中划出优美的弧线。

历史告诉我们,和平从来不是天上掉下的礼物。从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》到联合国宪章,从反法西斯战争到核不扩散条约,人类用了整整五个世纪才学会用谈判桌代替战场。但在这个导弹射程以分钟计算的年代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萨玛尔数子弹时的耐心,需要安德烈画画时的纯真,需要阿米娜歌声里的勇气。

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上回望,那些在战火中绽放的笑脸,那些用蜡笔涂抹的和平愿景,都在提醒我们:每一颗飞向天空的子弹,都可能击碎某个孩子手中的风筝;每一声爆炸的轰鸣,都可能淹没母亲呼唤归家的声音。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个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硝烟,防空洞里的孩子们会看见,曾经呼啸而过的子弹,真的变成了振翅高飞的白鸽。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最陌生的亲人

下一篇:青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