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
“纵有疾风拔地起,我亦乘风破万里。”弱者只会抱怨世界,苏东坡却是笑对世界,文寄世界。
若说李白绣口一吐,便是半个盛唐,东坡则是文墨一落,皆是人自百态。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是悲之悯人的光辉;“料得年年断肠处,明月夜,短松岗”是生死离别的深情;“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以月”是壮志难酬的感慨;“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,”是孤苦无依的飘零,不怪欧阳修称赞:“此人可谓善读书、善用书,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。"文耀千秋,东坡也。以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"写豪放不羁的激情;以"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"写笑对风雨的旷达。不忘三州,便将三州化作了笔下流传千古的华章;不忘三人,便将三人记录在脚下漫漫的人生道路;不忘三情,便将三情铸就成一位辉煌的东坡居土。
后人叹苏轼一生苦也,东坡却自道: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他从京城繁华的烟云至边疆的苍茫,从温婉细腻的江南至孤悬海外的蛮荒。但又如何?孑然一身,笑对百态,心中自豁达,便随它而去、杭州是那“我本无家更安处,故乡无此好河山”,黄州亦是“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“余秋雨用赤壁叹苏轼,而今我说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,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,生活上的清贫没有销蚀掉那豪迈的笑声,他一尊还酹江月,豪迈举杯,豁达和爽朗的笑声萦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星空中,装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梦,安慰了每位失意之人的心。
文耀千秋,笑留万世。兄弟情深,并肩携手共患难,更结来生末因;伉俪情真,魂牵梦绕小轩窗,明月松冈痛断肠。忠诚,为国奋不顾身,勤政爱民,一腔热忱,有大胸怀,处逆境而不改平常之心,竹杖芒鞋,吟啸徐行,充满劳绩,但东坡与东坡之诗仍诗意的栖居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大地上,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”生命携着明丽色彩,浩浩荡荡穿空而过,用豪情冲破了逆流,若问此人,乃千古第一人东坡。
随缘而适的苏轼,豪情寄世的苏轼,文耀千秋,笑留万世,这就是苏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