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颜落》
《未定级心跳》第三章:自习室外的温度
接下来的几天,江淮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。他查阅了大量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文献和典型案例,精心筛选出最适合向社区居民普及的核心要点,逻辑清晰地将它们分门别类,拟定了一份极其详尽、结构严谨的大纲,甚至标注了重点法条的出处和解释。这份方案,在他眼中,无可挑剔。
周三晚上八点五十分,法学院大楼已经安静下来,只有零星几个自习室还亮着灯。201自习室更是空无一人,只有顶灯冰冷的白光笼罩着整齐排列的桌椅。
江淮准时推门而入,手里拿着打印好的方案,坐到惯常的位置上。他拿出手机,调到静音模式,放在桌角,然后开始闭目养神,在脑中预演待会儿如何高效地说服锦俞接受他的方案。
九点整。门口没有动静。
九点零五分。江淮睁开眼,看了一眼手机。
九点十分。他的眉头微微蹙起。他不喜欢不守时的人。时间是一种需要严格遵守的契约。
九点十五分,门外终于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,还有轻微的、塑料袋摩擦的窸窣声。自习室的门被轻轻推开,锦俞探进头来,脸上带着歉意的笑,呼吸有些急促。
“对不起对不起!画室有点事耽搁了,跑过来的……”他小声说着,闪身进来。他依旧穿着宽松的卫衣,身上沾着更多颜色的颜料,怀里抱着速写本,手里还拎着一个印着便利店logo的塑料袋。
他带来的气息瞬间打破了自习室冰冷的寂静。
“没关系。”江淮的语气听不出情绪,只是指了指对面的座位,“开始吧。”
锦俞坐下,把塑料袋放在一边,迫不及待地翻开自己的速写本,眼睛亮晶晶的:“我先说我的想法吧!我画了几个漫画分镜,主角就是这个叫‘小法’的机器人男孩,你看,他这里遇到了……”
他兴奋地讲述着,手指在画纸上滑动。他的构思天马行空,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,但确实如江淮所料,在一些法律细节上过于简化,甚至为了剧情效果略有偏差。
江淮耐心地听完,然后冷静地打开自己的方案:“你的创意很好,但存在几个问题。第一,关于校园欺凌的界定,你的画里表现得太模糊,容易引起误解。根据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第一百三十条,它应该包括……”
他用平稳无波的语调,一条条指出锦俞方案中的不严谨之处,逻辑缜密,条理清晰,就像在法庭上陈述辩论意见。
锦俞眼中的光芒慢慢黯淡下去,嘴角也耷拉下来。他听着那些严谨却枯燥的法条,看着江淮那份密密麻麻全是字的方案,感觉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。
“……所以,我认为,基于准确性和严谨性,我们应该以我的方案为基础,进行视觉优化。”江淮最后总结道。
自习室里陷入沉默。只有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。
锦俞低下头,看着自己画了一下午的分镜草稿,没说话。
江淮看着他突然蔫下去的样子,像只被雨打湿的小动物,心里莫名地动了一下。他是不是……说得太直接了?
他不太习惯处理这种情绪化的场面。在他的世界里,对错分明,逻辑至上。
就在这时,一阵轻微的、压抑不住的“咕噜”声打破了沉默。
声音来自锦俞的肚子。
锦俞的耳朵瞬间红了,猛地捂住肚子,头垂得更低了,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江淮愣了一下。
他这才想起,锦俞是刚从画室跑过来的,可能……没吃晚饭。他的目光落在那只便利店塑料袋上,里面似乎是一个面包和一盒牛奶。
一种从未有过的、细微的冲动,超越了他惯常的理性思维。
江淮沉默了几秒,忽然合上了自己的方案。他站起身。
锦俞惊讶地抬起头,以为他终于不耐烦要走了。
却见江淮走到窗边,关上了因为通风而打开一条缝隙的窗户,阻隔了秋夜的凉意。然后,他走到锦俞旁边,拿起那个便利店的袋子,取出里面的牛奶盒。
“加热一下再喝。”江淮的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,但似乎比刚才柔和了那么一丝丝,“凉的刺激胃。”
说完,他拿着牛奶盒走了出去。法学院的自习楼每层都有热水间。
锦俞彻底呆住了,看着江淮挺直的背影消失在门口,一时没反应过来。
几分钟后,江淮回来了,手里拿着那盒温热的牛奶,轻轻放在锦俞面前。蒸腾的热气微微模糊了他的镜片。
“先吃点东西。”他说,语气还是有点硬邦邦的,像是在下达指令,“吃完再讨论。效率更重要。”
锦俞看着那盒温热的牛奶,又看看江淮那张依旧没什么表情却莫名不再那么有距离感的脸,心脏某个地方像是被轻轻戳了一下,又暖又酸。他低下头,小声说了句:“谢谢。”
他拆开面包,小口吃起来,喝着温热的牛奶。胃里暖和了,连带心里也好像没那么难受了。
江淮重新坐回他对面,没有再翻开他那份完美的方案,而是拿起锦俞的速写本,仔细地看着那些充满生命力的画稿。
“你的漫画主角,眼睛画得很生动。”忽然,江淮开口评论了一句,语气依旧平淡,却不再是批判,“能让人记住。”
锦俞吃东西的动作顿住了,惊讶地看向江淮。
江淮没有看他,目光还落在画稿上,仿佛只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:“或许……我们可以在确保法律条款绝对准确的前提下,保留这个漫画外壳。内容由我严格把控,表现形式由你决定。”
他做出了让步。在一个非原则性的、关于“效率”和“项目推进”的理由下。
锦俞的眼睛一点点重新亮了起来,比刚才还要亮。他快速咽下嘴里的面包,用力点头:“好!这个办法好!江淮,你其实……”他顿了顿,把“也没那么不近人情”咽了回去,换成了,“……还挺会变通的嘛!”
江淮没有接话,只是耳根似乎微微热了一下。他抬手推了推眼镜,掩饰性地指向一幅画:“这里的情节,如果改成这样,既符合法律事实,也能保留你要的戏剧性……”
讨论的气氛悄然转变。
不再是对立和说服,而是尝试融合与构建。
当讨论接近尾声,一个初步的、融合了双方意见的框架终于形成时,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。
锦俞心满意足地收拾东西,打了个小小的哈欠。
两人一起走出自习楼。秋夜的凉意扑面而来,锦俞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,把手缩进了卫衣袖子里。
江淮瞥了他一眼,注意到他微红的鼻尖和似乎总是偏低的体温。
走到分岔路口,江淮正要道别,锦俞却忽然想起什么,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,塞进江淮手里。
“这个给你!”
江淮低头一看,是一颗包装色彩鲜艳的水果糖,还带着对方指尖微凉的温度。
“便利店买的,多了一颗。”锦俞笑嘻嘻地说,眼睛在路灯下闪着光,“谢谢你今天的牛奶……还有,嗯……愿意看我的画。”
说完,他挥挥手,转身小跑着融入了夜色,背影轻松又雀跃。
江淮站在原地,掌心里那颗糖硌着他的皮肤,传来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暖意。他低头看了很久,然后拆开糖纸,将那颗橙黄色的糖果放进了嘴里。
一股强烈而直接的甜味瞬间在舌尖炸开,浓郁得几乎有些霸道,完全不符合他低糖的饮食准则。
太甜了。他想。
但却没有立刻吐掉。
他慢慢踱步走向宿舍楼,任由那陌生的甜味蔓延整个口腔。
理性的世界依旧条理分明,但似乎……多了一颗微不足道,却无法忽略的,橙黄色的变量。
而那颗变量,正散发着温暖而活泼的,属于锦俞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