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椅

四年级作文 作者:既往不咎

外婆家的阳台角落,总摆着一把藤椅。深褐色的藤条早已失去新时的光泽,在扶手处磨出细腻的包浆,像被岁月反复抚摸过的玉石。每次我回老家,它都会被搬到阳光最足的地方,椅面上搭着那方洗得发白的蓝格子布巾——那是外婆的习惯,说藤条凉,怕我坐着不舒服。

小时候,我总爱缠在外婆身边,踩着小板凳爬上藤椅,蜷在她怀里听故事。她的蒲扇摇出慢悠悠的风,藤条在我们身下轻轻“吱呀”响,像在跟着故事里的情节打节拍。她说嫦娥住在月亮上时,我就盯着藤椅缝隙漏下的光斑,觉得那是月亮洒下的银粉;她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时,我便数着藤条的根数,盼着能数出一座通往天上的桥。那时的藤椅很大,能装下我整个童年的幻想。

后来我上学了,每年只回两三次家。每次推开阳台门,总看见外婆坐在藤椅上,手里捏着没织完的毛衣,目光追着楼下的路人,像在等什么。我走过去坐下,藤椅还是会“吱呀”响,只是声音比从前沉了些。外婆会把我的手揣进她的衣兜,絮絮叨叨说些家常:隔壁王奶奶的孙子考上大学了,楼下的梧桐树又高了一截,她昨天在菜场买到了新鲜的荠菜。我听着,手指摩挲着藤椅粗糙的纹理,忽然发现,藤椅好像变小了,外婆的肩膀也不如从前宽阔,可她怀里的温度,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暖。

去年冬天,外婆把藤椅擦得干干净净,说等开春了,还要坐在上面看我放风筝。现在我每次视频,都能看见它立在阳台角落,阳光落在藤条上,暖得像外婆的目光。那把老藤椅,装着外婆的牵挂,也装着我最珍贵的时光——它不会说话,却替我们记得,每一段被爱包裹的日子。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曦32

下一篇:山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