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褶皱里的思念

初三作文 作者:没落a泪痕

老屋的樟木箱底压着一叠泛黄的信纸,边角微微卷起,像一片片被时光揉皱的梧桐叶。我蹲在满地旧物的阴影里,指尖触到那些凹凸的邮戳时,忽然就想起外婆纳鞋底用的顶针——同样是圆圆的、带着温度的印记,藏着半辈子说不出口的牵挂。

小时候总嫌外婆唠叨。她总在我书包里塞煮得滚烫的红糖鸡蛋,用粗糙的手掌替我理歪了的衣领,放学路上远远望见我的身影,便踮着小脚穿过三条巷子来接。那时候觉得这样的日子很长很长,长到可以慢慢数清她鬓角新添的白发,数清她围裙口袋里永远装着的山楂糖。

变故来得猝不及防。初三那年春天,我在教室后排刷题,班主任匆匆走进来说家里来电话。电话那头是表姨带着哭腔的声音:"你外婆走了......"我站在走廊上,看着窗外摇晃的梧桐影子,突然想起前天晚上她还坐在藤椅上织毛衣,针脚歪歪扭扭地说要给我织条新围巾。"等开春了戴,"她眯着眼睛穿针,"现在眼睛花了,线头总爱跟我捣乱。"

葬礼过后,整理遗物时在她的枕头芯里摸出个布包。打开竟是厚厚一沓信纸,最上面那张写着我的名字,墨迹已经有些褪色。那是她年轻时在外地工作的舅舅寄来的家书,她舍不得扔,一张张收好,还在空白处用铅笔标注:"小满出生那日""小满第一次走路"。原来那些年她守着煤油灯给我讲的故事,那些关于远方亲戚的趣事,都是从这些信里看来的。她把对家人的思念都揉碎了,织进我的童年里,再悄悄藏进枕头深处。

后来我去外地上大学,每次打电话回家,妈妈总说外婆床头的收音机一直开着,调在她最爱的黄梅戏频道。有次寒假回家,看见阳台的竹椅上搭着她常穿的蓝布衫,风一吹,衣角轻轻飘动,恍惚间像是她刚起身去厨房给我热牛奶。我站在原地红了眼眶,才明白有些思念从来不需要宣之于口——它是清晨厨房里飘着的粥香,是雨天门口多放的那把伞,是深夜加班回家时亮着的那盏小灯。

去年冬天整理旧书,在《唐诗三百首》里掉出一片干枯的桂花。那是外婆秋天捡的,夹在书页里说要给我做桂花糕。我捧着那片小小的花瓣坐在窗前,忽然就想起她教我背"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"的模样。原来思念是这样奇妙的东西,它不会随着时间消逝,反而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涌上来,像潮水漫过心堤,带着桂花的香气,带着红糖鸡蛋的温度,带着所有没来得及说出口的"我想你"。

现在的我也会在某个黄昏给妈妈打电话,问她外婆的老藤椅还在不在。电话那头沉默一会儿,说:"还在阳台呢,我有时候坐那儿织毛衣,就像你外婆以前那样。"挂断电话后,我望着窗外的晚霞,忽然明白思念从来不是沉重的负担,而是生命中最温柔的传承——它让我们记得来时的路,记得那些用爱编织的细节,更记得要把这份温暖,继续传递给下一个等待的人。

藏在心底的思念啊,原是一颗颗晶莹的琥珀,凝固着时光里最珍贵的片段。当我们学会在寂静中聆听,就会发现它们一直在那里,轻轻跳动着,如同外婆当年纳鞋底时,那枚顶针里藏着的,永不熄灭的光。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三年光阴

下一篇:暗夜星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