巷口的修鞋铺
巷口的修鞋铺开了快三十年,铺主是张大爷,脸上的皱纹像老树皮,手上却总沾着新鲜的鞋油香气。铺子不大,木架上摆着各色鞋钉、鞋线,墙上挂着几双待取的旧鞋,鞋跟处都贴着张写着名字的小纸条,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。
我常去修鞋,最佩服张大爷的细致。有次运动鞋开了胶,他先拿砂纸轻轻磨掉旧胶,再涂上新胶,用夹子固定好,反复叮嘱“三天别沾水”;邻居王奶奶的老花鞋鞋底磨平了,他特意找了块防滑橡胶,裁成合适的形状,还在鞋头缝了圈布边,“这样走路不硌脚”。他修鞋从不多收钱,有时遇到学生来修鞋,还会摆摆手说“下次一起给”。
去年冬天,巷口要拆迁,张大爷的铺子也要搬。搬走前几天,他在铺前摆了张桌子,把没取的旧鞋都摆出来,挨个给主人打电话。我去取修好的靴子时,他塞给我一袋糖,笑着说“以后修鞋得去街那头啦”。如今巷口盖了新楼,可每次路过,我总想起那个满是鞋油香的小铺子——原来真正的温暖,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手艺里,悄悄熨帖着生活的褶皱。
巷口的修鞋铺开了快三十年,铺主是张大爷,脸上的皱纹像老树皮,手上却总沾着新鲜的鞋油香气。铺子不大,木架上摆着各色鞋钉、鞋线,墙上挂着几双待取的旧鞋,鞋跟处都贴着张写着名字的小纸条,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。
我常去修鞋,最佩服张大爷的细致。有次运动鞋开了胶,他先拿砂纸轻轻磨掉旧胶,再涂上新胶,用夹子固定好,反复叮嘱“三天别沾水”;邻居王奶奶的老花鞋鞋底磨平了,他特意找了块防滑橡胶,裁成合适的形状,还在鞋头缝了圈布边,“这样走路不硌脚”。他修鞋从不多收钱,有时遇到学生来修鞋,还会摆摆手说“下次一起给”。
去年冬天,巷口要拆迁,张大爷的铺子也要搬。搬走前几天,他在铺前摆了张桌子,把没取的旧鞋都摆出来,挨个给主人打电话。我去取修好的靴子时,他塞给我一袋糖,笑着说“以后修鞋得去街那头啦”。如今巷口盖了新楼,可每次路过,我总想起那个满是鞋油香的小铺子——原来真正的温暖,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手艺里,悄悄熨帖着生活的褶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