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45
戒指戴上手指的那一刻,没有山呼海啸的激情,也没有戏剧性的泪流满面。苏念低头看着无名指上那圈冰凉的铂金,指尖轻轻摩挲着内壁刻着的细微纹路,仿佛在确认一个刚刚输入的重要参数。林晚照则紧紧握着她的手,掌心有些汗湿,心跳声在寂静的店里鼓噪着他的耳膜。
“所以……”苏念抬起头,眼神恢复了平日的清明,但仔细看去,眼底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彻底点亮了,带着一种崭新的、柔和的光泽,“这算是……项目正式立项了?”
林晚照忍不住笑了,紧张感瞬间消散了大半。果然还是苏念。“嗯,”他点头,语气郑重,“立项了。永久性项目。”
这时,躲在门外偷窥的陈烁和沈雨薇再也按捺不住,猛地推门冲了进来。陈烁嗷一嗓子,差点把屋顶掀翻:“批准了?!我就知道!恭喜林导!贺喜苏老师!!”他激动得原地转圈,恨不得把林晚照抱起来抛两下。沈雨薇则红着眼眶,紧紧抱住苏念:“念念,太好了!”她小心地拉起苏念的手,看着那枚简洁的戒指,哽咽着说:“真好看,特别适合你。”
老爷爷也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回到了柜台后,透过老花镜看了他们一眼,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,然后低下头,继续打磨他手里那个永远也打磨不完的零件。
这场精心策划却又无比“苏念”的求婚,就这样落下了帷幕。没有围观群众的欢呼,没有社交媒体上的九宫格,只有在几个最亲密的朋友和一位沉默见证者的祝福中,完成了两个人之间最私密也最郑重的承诺。
回家的路上,两人并肩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。气氛有些微妙的不同。手指上多出来的那个金属圈存在感极强,时刻提醒着他们关系的质变。他们依然没有过多的亲密动作,只是走着,偶尔肩膀轻轻碰在一起。
“那份报告,”苏念忽然开口,声音在夜风中显得很轻,“数据引用部分,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点,关于‘共同生活满意度提升指数’的采样范围和统计方法,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。”
林晚照愣了一下,随即失笑。他没想到她会在这种时候,首先想到的是给他那份倾注了心血的“求婚报告”挑刺。
“苏老师,”他无奈地摇头,“那是比喻,是修辞,不是真的学术论文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苏念转过头,路灯的光在她镜片上跳跃,让人看不清她的眼神,但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罕见的、狡黠的笑意,“但逻辑的严谨性,在任何语境下都值得追求。”
林晚照看着她,心里软成一片。他知道,这就是她表达喜悦和接纳的方式——用她最熟悉、最信赖的“逻辑”武器,来与他互动,甚至开一个属于他们之间的、旁人听不懂的玩笑。
回到公寓,推开门,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。但一切仿佛都被那枚小小的戒指赋予了新的意义。这个他们共同经营了一年多的地方,从今天起,将真正成为他们未来生活的“根据地”。
苏念脱下外套,习惯性地走向书房,脚步却在门口顿住了。她转过身,看向正在换鞋的林晚照,很认真地问:“那么,作为永久合作伙伴,我们是否需要重新规划一下生活资源的分配,以及长期目标的协同问题?”
林晚照换好鞋,走到她面前,看着她一本正经讨论“婚后生活规划”的样子,心里又是好笑又是温暖。他伸出手,不是拥抱,而是像他们平时讨论问题那样,轻轻握了握她的肩膀。
“苏念,”他看着她的眼睛,声音温和而坚定,“那些我们可以慢慢商量,一条一条来。现在,我们能不能先……庆祝一下?”
苏念眨了眨眼,似乎才意识到自己又进入了“解决问题”模式。她微微抿了抿唇,点了点头:“好。怎么庆祝?”
林晚照想了想,走到冰箱前,拿出两罐冰啤酒,递给她一罐:“就这个。”
两人靠着厨房的流理台,像往常无数个夜晚一样,喝着啤酒,看着窗外城市的夜景。没有香槟,没有蛋糕,只有最寻常的饮料,和最不寻常的心情。
“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,”苏念忽然说,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啤酒罐,“来适应……‘未婚妻’这个新的身份变量。”
“不急。”林晚照和她碰了碰杯,发出清脆的声响,“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,来调试这个新系统。”
夜渐渐深了。各自回房前,苏念在卧室门口停下,叫住了他。
“林晚照。”
“嗯?”
“谢谢。”她看着他,眼神清澈而真诚,“谢谢你的……报告,和模型。我很喜欢。”
这是她今晚第二次道谢,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郑重。
林晚照看着她,心里被一种巨大的、平静的幸福填满。
“不客气,”他微笑回应,“我的……未婚妻。”
房门轻轻合上。公寓里恢复了宁静。林晚照回到自己房间,看着窗外,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不同了。他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他们还会遇到很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,关于家庭,关于事业,关于生活中无数琐碎的细节。但此刻,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。因为他们已经用彼此最熟悉、最真实的方式,确认了对方就是那个想要共度余生的人。这份笃定,比任何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,都更让人感到安心和力量。他们的故事,翻开了名为“余生”的崭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