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时分
夜色是城市最诚实的时刻。白昼里那些光鲜的橱窗、笔挺的西装、精心修饰的面容,此刻都隐入黑暗,只余下路灯投下的昏黄光晕,与偶尔驶过的汽车灯光,在柏油路面上划出短暂的光痕。
我常于这样的时分漫步。并非刻意追求什么诗意,只是觉得白日里的世界太过喧嚣,而夜晚则提供了一种难得的疏离感。街角的便利店依然亮着灯,店员打着哈欠整理货架,顾客寥寥,多是些深夜归家的人。他们行色匆匆,眼神却比白天松懈许多——白日里那种紧绷的防御姿态,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卸下。
路灯下常有飞蛾扑火般的执着。它们前赴后继地撞向光源,翅膀在撞击中发出轻微的脆响。这景象总让我想起那些在都市中追逐梦想的人。我们何尝不是另一类飞蛾?向着自以为的光明奋力振翅,却常常撞上现实的铁壁。区别在于,飞蛾撞上灯泡便知回头,而人却常常在碰壁多次后,才勉强承认那光亮或许只是幻象。
夜市摊主们开始收摊了。油腻的塑料布被哗啦一声卷起,露出下面干净的水泥地面。一个卖烤红薯的老者蹲在路边,用粗糙的手指数着零钱。他的脸上刻满皱纹,却挂着满足的微笑。在这个时刻,金钱回归了它最原始的功能——不是数字游戏,而是对一天劳作的简单计量。我想起白日里那些西装革履的银行职员,他们电脑屏幕上的数字跳动何等华丽,却未必能带来如此踏实的笑容。
酒吧街开始热闹起来。音乐声、谈笑声透过半开的门扉溢出,在夜色中发酵成一种特殊的氛围。透过玻璃窗,可以看到里面的人们或举杯畅饮,或相拥低语。酒精在这里扮演着诚实的催化剂,让平日里隐藏的情绪得以释放。我曾在这样的地方见过痛哭流涕的白领,也见过相拥而泣的情侣。夜色给了他们安全的面具——所有人都醉了,所以没人会在意你清醒时绝不会示人的脆弱。
凌晨时分,街道渐渐安静下来。清洁工开始工作,扫帚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格外清晰。他们弯腰的姿势,与白日里那些昂首阔步的上班族形成奇妙的对照。谁更接近生活的本质?或许问题本身就不成立——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角力。
夜色最深时,我站在天桥上俯瞰城市灯火。那些光点连成一片,如同星河倒悬。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故事,或悲或喜,或平淡或传奇。我们以为自己在书写独特的人生,殊不知在更大的叙事中,我们不过都是夜色中的微光,短暂闪烁后,终将归于黑暗。
而夜色依旧年复一年地降临,包容着所有白昼里无法言说的情绪,等待黎明将其重新掩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