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在玻璃瓶里的星空
"丁零零——"科学课的上课铃刚响,李老师就抱着一个纸箱走进教室。阳光从窗外斜斜地照进来,落在她胸前的银色星星挂坠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斑。"今天我们要制作生态瓶。"她举起一个装满泥土的玻璃罐,罐壁上还沾着新鲜的青苔。
我的同桌王小胖立刻戳了戳我的胳膊:"林小满,你说这次实验能成功吗?"他校服袖口沾着早饭的葱花,眼睛却亮晶晶的。上周养蚕实验失败后,他把蚕宝宝装在火柴盒里葬在花坛,还用冰棍杆刻了块"蚕之墓"的木牌。
玻璃瓶传递到手里时还带着太阳的温度。我学着老师的示范,先铺上一层黑土,指尖立刻沾上了潮湿的泥土气息。忽然听见后排传来"哎呀"的惊叫——陈朵朵的瓶子摔在地上,碎玻璃在阳光下像撒了一地水晶。李老师快步走过去时,她马尾辫上的蝴蝶结都在发抖。
"别慌,我准备了很多备用瓶。"李老师变魔术似的又取出个玻璃罐,阳光穿过瓶身在她掌心投下彩虹。我忽然发现后墙的生态角多了个透明箱子,十几只蜗牛正慢悠悠地爬过湿润的菜叶。
当我们往瓶里栽种狼尾草时,王小胖神秘兮兮地凑过来:"给你看个好东西!"他从书包夹层掏出个玻璃瓶,浑浊的水里蜷缩着五条蝌蚪,尾巴像柔软的逗号。"从荷花池捞的,等变成青蛙就放生。"他说这话时,瓶里的蝌蚪突然齐齐甩了下尾巴,溅起的水珠落在他的实验报告上。
突然,教室后排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。我转头看见张小飞正用镊子夹着蚂蚁往生态瓶里放,他课桌上的《昆虫图鉴》被风扇吹得哗哗翻页。李老师快步走来时,他慌忙把书塞进抽屉,结果碰倒了颜料盒,蓝色颜料顺着桌腿流成小小的溪流。
"生态系统需要保持平衡。"李老师没收了蚂蚁军团,却从实验箱里取出个密封管,"不过可以加这个。"淡黄色的粉末洒落时,王小胖吸着鼻子说像妈妈烤蛋糕用的肉桂粉。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腐殖质,能让泥土变得像松软的巧克力蛋糕。
当我们在瓶口蒙上保鲜膜时,夕阳正好斜照进教室。无数玻璃瓶在课桌上排成闪闪发光的队列,有的像微型森林,有的像浓缩的池塘。陈朵朵的瓶子里钻出两片新芽,嫩绿色在暮色中格外鲜亮。张小飞得意地展示着他瓶底的"蚯蚓隧道",那些弯弯曲曲的痕迹像神秘的符文。
突然,王小胖的生态瓶传出"咚"的轻响。我们围过去时,看见一只误入瓶中的萤火虫正扒着玻璃壁向上爬,腹部忽明忽暗的光点像跳动的星星。李老师轻轻揭开保鲜膜,那个绿色的小灯笼立刻振翅飞向窗外,在紫红色的晚霞中划出光的轨迹。
那天傍晚值日时,我发现讲台上的玻璃罐里泡着不知名的种子。李老师说这是"星星果",要等月圆之夜才能种下。王小胖踮着脚往罐子里张望,鼻尖几乎要贴上玻璃:"真的有星星藏在里面吗?"
回家的路上,梧桐树的影子在夕阳里拉得很长。我抱着自己的生态瓶,看见狼尾草的影子在玻璃上摇晃,仿佛瓶子里装着整个微型的夏天。路过荷花池时,王小胖突然指着水面大喊:"快看!"十几只新生的蜻蜓正在练习飞行,透明的翅膀掠过水面,激起细小的涟漪。
躺在床上时,月光正好照在书桌的生态瓶上。狼尾草的叶片泛着银光,像被撒了一把星星的粉末。我想起李老师说的"生态系统",突然觉得这个玻璃瓶就像缩小版的世界:泥土是大地,水珠是海洋,而那只误入的萤火虫,是不是也像我们闯入宇宙的宇航员?
第二天清晨,露珠还挂在草叶上,我就听见王小胖在楼下大喊:"林小满!我的蝌蚪长出后腿了!"他的声音惊飞了樟树上的麻雀,我推开窗时,看见他举着玻璃瓶在晨光中奔跑,校服衣摆像白鸟的翅膀。
当所有生态瓶在科学教室窗台列队时,李老师带来个好消息:等秋天到来,我们要把这些微型世界埋进学校后山。"让它们变成真正的生态系统。"她说这话时,窗外正飘过几朵胖乎乎的云,像是天空放牧的羊群。
现在每当我经过科学教室,总会放轻脚步。那些静静伫立的玻璃瓶里,狼尾草正在抽穗,潮虫在苔藓间穿梭,阳光透过瓶身时,会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斑,就像散落一地的星星碎片。而我和王小胖约好了,等到第一片银杏叶变黄的时候,要去找找去年埋在花坛的蚕宝宝火柴盒——说不定那里已经长出了会发光的桑树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