搔痒

高三作文 作者:板板在世

人生至小尴尬事,莫过于背脊中央忽生一痒,而手短莫及。此时方知造物者设计人体时,未必尽善尽美,竟留此等缺陷,教人徒呼负负。

痒之一物,最是诡奇。它不似疼痛,可指名道姓,道是某处某点剧痛;亦不似酸麻,有迹可循。痒却如狡兔,东突西窜,明明觉着在肩胛骨下三寸,待五指屈曲如钩,疾速探去,它却又溜至肋下。及至手忙脚乱撩起衣襟,那痒竟消失无踪,仿佛从未存在。然则方才放下衣袖,它又悄然浮现,如狡童窃笑。

搔痒之乐,实在难以言表。指甲触肤之一刹,如久旱逢甘霖,他乡遇故知,一股酥麻自尾椎直升天灵盖,教人忍不住眯起眼,从喉间溢出一声满足的喟叹。然而此乐极是短暂,不过三五下后,便索然无味,而皮肤上已留下纵横红痕,火辣辣地疼起来。可见过犹不及,乐极生悲,搔痒一事竟暗合天地至理。

独处时搔痒,不过是一场与自身的嬉戏。若在大庭广众之下,则成了一场艰苦的修行。那痒处如蚁爬虫行,分明在提醒它的存在,却要端坐如钟,面不改色。只能借着调整坐姿的当口,将背脊在椅背上悄悄磨蹭。或是假作整理衣衫,手指如蜻蜓点水般快速掠过痒处。此时眼角余光还要四下扫视,看是否有人察觉这等小动作,端的是一场身心俱疲的演技考验。

最妙是见他人搔痒。看那人忽然身形一僵,面色古怪,手臂扭曲如麻花,竭力向后探去,却总差之毫厘。此刻若施以援手,代为搔之,不啻雪中送炭。指甲落处,那人必是浑身一颤,继而长吁一口气,面露感激之色。经此一事,萍水相逢也可成莫逆之交。

古语云“隔靴搔痒”,笑其不得法。然世上多的是隔心搔痒之事:好友悲泣,安慰的话总说不到心坎上;恋人嗔怒,赔礼的礼物总送不进心扉里。比起背上那点痒处,这心灵的痒处才真正教人束手无策。

背上痒处,终有搔到之时。而人生种种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的痒处,却往往无处下手,无药可解。只能任其在心尖上轻轻挠动,教人在深夜里辗转反侧。

可见搔痒小事,亦有大道理存焉。